“學習金字塔”是美國學者艾德加·戴爾1946年發現的。是當前重視、強調自主學習、展示結果的理論依據。
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的學習效果不同,研究表明在兩周之後,學生對知識的保持率,從5%——90%不等:
用耳朵聽講授,知識保留5%
用眼去閱讀,知識保留10%
視聽結合,知識保留20%
用演示的辦法,知識保留30%
分組討論法,知識保留50%
練習操作實踐,知識保留75%
教授給別人,知識保留90% 。
由此可見,學習方法不同,學習效果大不一樣。學習內容的留存率不足50%的幾種學習方式,都是被動學習或個人學習;而學習內容的留存率達到或者超過50%的幾種學習方式,都是主動學習或參與式學習。
因此,教師要學會調整甚至改變教學方式,學生要努力轉變學習方法,要由被動聽轉到主動學,要多種器官綜合使用,要耳、眼、腦、口、手並用。
在教學中,要大力提倡小組合作學習,小組成員間要相互討論,如在班級組織小老師,開展同學輔導同學等活動,通過這樣的方式,同學們在參與中掌握了知識,生成了能力,從而真正實現了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,更使學生們真正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記得多,記得准,記得牢。有興趣的老師,不妨在教學活動中嘗試一下。
當然,更好的辦法,就是進一步研究並更好掌握“學習金字塔理論”,自覺的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,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,引導學生自覺地參加合作學習,從而提升學習興趣,提高學習效率。
主動學習是國外課堂的主旋律。我們的課堂,單向灌輸是主流。我們印象中的上課,基本等同於聽課。老師帶張嘴,學生帶雙耳朵就可以了。實際上這種上課效率是很低的,基本記不住什麼東西,當然,如果老師思路清楚,語言感染力強,可能還好些,就怕有些講課如念經的老師,讓人昏昏欲睡,純屬浪費學生的時間。
我們看到許多學生的預習作業,非常莫名其妙。真正的預習是讓孩子自己讀書,第二天在課堂上應用。而不是像我們一樣大多時候是在浪費孩子們的時間。國外的孩子學得輕鬆,但國外的優秀學生並不少,原因在於學習效率的提高。
尤其是語文,歷史這類文科的內容,更需要孩子們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。我們的許多孩子雖然腦瓜聰明,解題能力強,但往往口才不佳,動手能力差,這種刻板的教學方式難辭其咎。
其實一節課可貴的不僅僅是學習金字塔理論的應用,而是通過體驗式的學習,給孩子們留下“刻骨銘心”的記憶,更容易激發起孩子們對那些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。老師相當於利用短短的一堂課,在孩子們的頭腦中播下了知識的火種,相信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之後,會利用各種方式,讀書,看視頻,網頁瀏覽等等,這種“我要學”的主動學習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。